科学健康网

www.kxjk.top 


科学健康网 健康天下人

 



  新闻分类
  联系我们

科学健康网  版权所有 

址: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德福中心A5栋19楼

电话:0851-84852232 

邮箱:cn8228@163.com  

 

  友情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民网健康新华网健康多彩贵州网央视融媒网川渝网贵州省人大搜狐网新浪网凤凰网网易腾讯贵州省政协贵州省科协淘宝网优酷视频
  美丽中国

秦如培在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2014/12/11 23:57:53

信息内容

                                 在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12月11日)


                                                                                  秦如培


                                                                          来源:科学健康网

                     

                             贵州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秦如培正在发言

 

同志们:

       这次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大会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精神,对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进行动员部署,不断开创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刚才,欧阳武同志传达了直管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实施方案,会议审议了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9个文件,长青同志对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我完全赞同。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特殊重要意义,切实肩负起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使命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克志书记、敏尔省长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强调要让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思想落地生根,切实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守住绿水青山。特别是在研究部署新区规划建设相关重大问题时,克志书记、敏尔省长反复强调一定要把开发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建成物理的、落地的生态文明示范新城。这些都为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人类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和重大觉醒。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因破坏人与自然关系造成的各种生态环境灾难,引发了人们的深刻反思。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新觉醒。联合国1987年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宣言,1992年发表《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这些对生存与发展、经济与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不断深化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认识。坚持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大势。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哲学思想。西周时期,出现“天人合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后来道家讲“道法自然”、儒家讲“参天地,赞化育”。这些理念反映到社会生产生活中,形成“不违农时”“取之有度,用之以时”等农业生产原则。《礼记·月令》特别突出“时禁”,要求春天“禁止伐木”“毋覆巢”;《管子》认为“山泽各以其时而至,则民不苟”,都强调按时节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但古人充满智慧的思想历久弥新,今天仍然可以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丰富的精神养分。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我省发挥生态优势、实现后发赶超的基本途径。省委、省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创办毕节试验区,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对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综合规划,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跳出能矿产业抓工业,推进工业向产业园区集聚节约发展;举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等等。这些重大举措,充分表明省委、省政府率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瞻远瞩和坚定决心,体现了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

贵安新区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国务院赋予贵安新区的三大战略定位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并要求建成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省委、省政府提出努力把贵安新区打造成全国极具特色的一流城市新区。希望我们能够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贵安新区地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近93%的面积位于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上游,近72%的面积位于红枫湖汇水范围,生态环境高度敏感和脆弱。率先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新区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更事关全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全局。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崛起”的后发赶超之路。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群众热切期盼的善治德政。人民群众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目前,新区还存在不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比如饮用水安全、农产品安全、污水垃圾处理等。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果造福于民、取信于民。新区成立以来,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从总规层面确立了低冲击开发模式,探索推进建立最安全的生态制度,发展最绿色的高端产业,构建最可靠的生态屏障,高标准建成一批生态绿化景观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开展了生态砂基透水系统建设示范等。这为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

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探索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示范引领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是新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总的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呵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

****,统筹四大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贵安生态新城、花溪大学城、马场科技新城和高峰省级示范小城镇四大功能区,是直管区“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和平台。要立足四大功能区的发展基础、现状和潜力差异,综合考虑人口、土地、资源、环境、产业、市场等各种因素,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和明确功能定位,更加突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生态文明的要求体现在发展定位、目标、重点和政策支撑各个方面,统筹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城镇化布局、人口流向、体制机制等,推进贵安生态新城重点打造现代化都市功能、花溪大学城重点打造科教文化功能、马场科技新城重点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功能、高峰镇重点打造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功能,以此引领和支撑新区实现“五位一体”率先发展、创新发展。

第二,严守生态文明建设“五个决不能”底线。在推进新区开发建设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发展中严守“五个决不能”的底线。这就是: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既不可持续,也与人民群众对良好生存发展环境的追求背道而驰;决不能以牺牲青山绿水为代价换取所谓“金山银山”,没有绿水青山,何来“金山银山”;决不能以影响未来发展为代价谋取眼前利益,为了短期利益而急功近利肆意开发,“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是极不负责任的失职行为;决不能以破坏人与自然关系为代价获得城市建设表面繁荣,必须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尊重自然、尊重规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决不能对生态突出问题束手无策、无所作为,既要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防微杜渐,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握好五条原则。一是坚持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坚定不移走“生产生态化、生活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二是坚持以人为本、问题导向,****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分享“绿色福利”;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先行示范,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持久动力,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四是坚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注重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生态资源,促进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五是坚持依法保护、依法治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这5条原则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的要求,也是新区科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贯穿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始终。

第四,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绝非朝夕可就,必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会议印发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到2020年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任务,大家一定要全面理解、科学把握、全力推进。这里我强调,总体目标是,要加快建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人文厚重、绿色低碳、幸福宜居、特色鲜明“六位一体”的生态文明示范新城。功能完善,就是要加快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高标准建设市政配套设施,特别要高起点引进建设一批医疗、教育、文化、商业等功能服务设施,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智能化城市;环境优美,就是要保护好山川河流、田园森林,让贵安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文厚重,就是要在尊重自然的同时,注重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实现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包容发展;绿色低碳,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发展健康生态产业,科学合理配置资源要素,实现可持续发展;幸福宜居,就是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社会生活方式变革,使生活环境更舒适宜人、吃穿住行更安全放心,创造人与自然亲近、人与人和睦、人与社会和谐的美好家园;特色鲜明,就是要以塑造极具历史厚重感、文化底蕴和现代生态智慧的建筑风貌为重点,将建筑风貌与山水风貌、人文风貌融为一体,打造传承与创新、本土与国际、当代与未来相融合的城市风貌。我们要鼓足干劲、大胆探索、扎实推进,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迈进。

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全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

《实施方案》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既有全面安排,又重点突出,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各个方面,有些是当前的紧迫任务,有些是带有基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任务。要紧紧围绕这些重点任务,统筹推进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这里,我重点强调以下六个方面:

****,要全面推进低冲击开发模式。新区山水纵横交错,地形地貌丰富多样。一方面,可开发空间受到限制,土地资源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具备打造美丽山水田园城市的天然本底。我们要坚持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调整空间格局,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构建“三生融合”的城市空间,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创建******绿色低碳新区。当前,重点要抓紧编制实施《贵安新区低冲击开发模式导则》、《贵安新区生态红线区域划定技术方案》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规划,把城市建设融入自然,围着山转、跟着水走、显山露水,让城市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精心打造由山川、湖泊、绿廊与城镇组成的山水田园生态城市样板努力建成诗意般栖居的“东方瑞士”

第二,要全方位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明建设,既要保护,也要建设。对新区来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更为重要。构建最安全的生态屏障,是当前新区生态文明建设优先要抓好的重点,要着力实施“五项行动计划”:一是实施绿地系统建设行动计划。新区总规构建了“五区为底、八廊通联、山城相嵌、景观通贯”的生态绿地系统和“一湖五库四河多点”的区域水湿地网络,围绕这个要求我们提出推进“五区、八廊、百园”、“十河、百湖、千塘”工程规划建设,要抓紧推进,其中要同步抓好饮用水水源和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确保到2020年直管区湿地保有量要达到1700公顷。二是实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要抓紧高标准建设全覆盖的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置场、垃圾处理和跨区域流域尾水排放等配套管网环保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厂网并举、泥水并重、再生利用”的建设格局。当前,重点要抓紧全面建成湖潮等5个污水处理厂和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抓紧开工建设截污沟和生态基产业园等项目,全面推进生态砂基透水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建设三是实施生态修复行动计划。生态环境破坏容易、恢复难,必须持之以恒抓好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生态系统是有机的生命共同体,树涵养土,土涵养山,山涵养水,水涵养树。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和石漠化及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等重大生态环境工程,确保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2%以上,石漠化治理累计完成5500公顷。四是实施清洁能源建设行动计划。以保护环境空气质量为中心,开展大气污染预控预警和联防联控,实施能源改造和清洁能源建设工程,三年内全部清除燃煤用户;全面加强工业烟尘、粉尘和施工扬尘污染控制,严格新车准入和尾气排放控制,城市公交全面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努力消除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五是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抓紧编制实施《贵安新区直管区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进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探索建立节地、节材、节能和环保的绿色建筑体系。大力推进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争取尽快将高峰镇列入******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名录。同时,加快构建生态安全监控体系,提升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能力。 

第三,要加快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生态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方式问题。目前,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些环境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造成的。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要求,加快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及比重,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当前,重点要抓好四点:一要抓紧编制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引导目录,建立产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全面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快构建以大数据、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大健康和高端服务业为重点的高端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二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生态文明研究机构,力争明年开工建设北京大学和中以生态文明研究院,大力开展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开发和研究,推进成果就地转化与示范。三要加快建设富士康、中节能等环保产业园,争取建设成为集研发、孵化和技术创新为一体的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基地,打造“科技绿谷”。四要探索推进环境服务从政府公共服务中分离,形成环境服务产业化。争取在省里的支持下,启动开展节能量、水权、排污权和碳排放权等交易试点。

第四,要抓紧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结合新区实际,要探索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抓紧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以及能源、土地、水严格管理、污染物排放、生态红线、生态补偿、损害赔偿等方面制度。尤其要坚持“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抓紧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推进环境立法、环境决策、环境监督、环境影响评价等重点领域的公众参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这里特别强调,当前全国多地尤其是沿海地区和重污染地区正在推行环境保护“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高了环境监管效率和效果。环境保护“负面清单”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既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又要结合新区实际积极探索推进,统筹解决好“管什么、怎么管”的两个本质问题。

第五,要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立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抓紧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发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一要把好产业准入关口,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探索制定直管区四大功能区域产业“负面清单”,引导和鼓励功能区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不要“捡到篮子就是菜”,不加选择地发展产业。二要健全多元投入机制。投融资政策必须有明确的生态环保导向。要加大对生态环保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推进排污权抵押贷款、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创新试点,吸纳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项目资金倾斜支持,争取将新区整体纳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三要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引导绿色消费,倒逼绿色生产。落实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保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国家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政策,鼓励节约用水、用电、用气。

第六,要积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灵魂。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生态文化载体,着力塑造生态文化品牌,加快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打造生态文化建设示范区。一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生态文明行为,大力培育现代生态文化,鼓励低碳绿色、节约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形成尊重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和良好社会风尚。二要大力保护、挖掘、发展具有贵安特色的生态文化,加强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推进生态文化作品创作和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三要以美丽乡村、美丽社区、美丽景区、美丽园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绿化模范城市等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大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促进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落实好《实施方案》,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新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强化责任落实,全力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和持久战。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考核和问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考验领导能力,也检验政绩观。新区各级各部门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实施方案,强化监督检查,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统一部署、共同推进。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和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新区督查部门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纳入督查范围,加强日常督查和重点督查。要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的责任主体,必须严格追究责任,而且是终身追责。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素质和能力。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相关专业领域的学习和实践教育。要加强生态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协调联动执法,实现环境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生态文明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引进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和生态科技专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三是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全局,全社会都要承担起相应的义务。新区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形成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一致行动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机制。企业要积极发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主体作用,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社会组织和公众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媒体要发挥好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

同志们,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践行至关重要。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努力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为建设美丽中国、多彩贵州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大会胜利召开 秦如培马长青出席并讲话 [→]马长青在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版      权:  20102035  科学健康网版权所有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地       址: 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德福中心A5栋19楼

电       话: 0851-8485223217784190245

    E-mail:  cn8228@163.com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2633号     黔ICP备20220073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