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健康网

www.kxjk.top 


科学健康网 健康天下人

 



  新闻分类
  联系我们

科学健康网  版权所有 

址: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德福中心A5栋19楼

电话:0851-84852232 

邮箱:cn8228@163.com  

 

  友情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民网健康新华网健康多彩贵州网央视融媒网川渝网贵州省人大搜狐网新浪网凤凰网网易腾讯贵州省政协贵州省科协淘宝网优酷视频
  新闻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新闻中心

APEC蓝,能不走了吗?

2014/11/13 10:04:46

信息内容

APEC蓝,能不走了吗?

我要评论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刘景洋)从会议还没开始到会议即将结束,APEC蓝始终被人们念念不忘。这个根据北京APEC会议期间连续出现蓝天而发明的词,被认为专门形容“转瞬即逝的美好”,甚至成为各经济体领导人之间交谈的话题之一。

    APEC蓝的出现,证明对于雾霾并非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排污可以控制,车可以少开,临时假期有效给特大城市减压,处处顺畅清朗。若能天天如此,岂不甚好?

    不难想见,为了APEC蓝我们动用了较大的行政及经济资源。从北京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放假,到单双号限行,从周边多省份企业大量停限产,到多部门联动保蓝天,这些都是中国政府及民众为保障APEC顺利召开贡献的东道之谊。尽管人们无法指望这些临时措施成为常态,但它为“拨霾见日”指明了方向。

    减少工业污染、减少机动车排放、严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这些已经是老生常谈,为什么到了APEC会议期间,天就能蓝,而平时不能?这就要问问,号称排放达标的企业是不是真达标,号称24小时监管的部门是不是真监管,号称不再单纯以GDP论英雄的人是不是真心话。而不停要蓝天的我们,能不能真行动,哪怕是为了我们的孩子。

    即便可能“转瞬即逝”,APEC蓝,仍是亚太大家庭聚会给中国留下的一个鲜明印记——它让我们明白,发展方式非转不可。时隔13年再次来到中国的APEC会议,见证了中国崛起和世界格局的变化,当越来越多国家的发展问计“中国策”,当越来越多的人说中国再迎盛世,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不足,直面痛点,调整好经济结构,实实在在地让APEC蓝留下来,最终变为常态的中国天空之色。

    留住APEC蓝,不靠运气,不指望大风吹,要靠脚踏实地,真抓真干。

[←]树立为民服务的进步观 [→]书写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疫”篇章

版      权:  20102035  科学健康网版权所有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地       址: 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德福中心A5栋19楼

电       话: 0851-8485223217784190245

    E-mail:  cn8228@163.com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2633号     黔ICP备20220073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