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健康网

www.kxjk.top 


科学健康网 健康天下人

 



  新闻分类
  联系我们

科学健康网  版权所有 

址: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德福中心A5栋19楼

电话:0851-84852232 

邮箱:cn8228@163.com  

 

  友情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民网健康新华网健康多彩贵州网央视融媒网川渝网贵州省人大搜狐网新浪网凤凰网网易腾讯贵州省政协贵州省科协淘宝网优酷视频
  新闻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新闻中心

观山湖区 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先行区建设初显成效

2014/7/16 16:48:41

信息内容

观山湖区 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先行区建设初显成效

作者:钟锋  

\
碧水涟漪,波光粼粼的观山湖公园


  观山湖区成立于2012年12月,是贵阳市最年轻的行政区,其区位优势独具魅力,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湖水相伴、绿带环绕,且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风速有利、紫外辐射低、空气清洁、水质优良、海拔适宜,生态型、园林式的现代化新城日臻形成,生态空间合理、产业绿色低碳、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和谐群众满意的美丽城区正在悄然崛起。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观山湖区始终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先行区为抓手,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以生态保护为底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大力实施“六城带动战略”,努力在走一条西部欠发达城市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可持续之路。
 
\
2012年12月28日,观山湖区生态文明建设局挂牌成立

  生态空间安全高效。观山湖区加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生态红线管控区域基本得到保护和恢复,制定《观山湖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提升工程方案》,生态廊道建设初显规模,生物多样性保护初显成效,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安全得到可靠保障。全面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效集约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一是有序推进朱昌镇生态文明先行实践区项目。二是在百花湖乡、朱昌镇西北部建设茶叶基地、香葱基地、果树基地,着力打造生态农业发展区。三是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为主,通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措施,建设环城林带、百花山脉、黔灵山脉、百花湖、观山湖等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四是深入实施治水、护林、净气、保土等工程,构建以水生态、林业生态、气候生态、土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为支撑的猫跳河、麦架河、百花湖、观山湖等河湖水系及重要饮用水源地优良生态系统。
 
\
2013年3月27日,10个“绿色”项目将在观山湖区百花湖乡签约仪式

  生态经济良性发展。观山湖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茶叶基地、香葱基地、果树基地为支撑,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二是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紧紧抓住北京?贵阳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系列活动成功举办的契机,及时整合京东电商产业园、上海爱登堡电梯制造基地、浙商现代制造产业园等项目资源,打造产业集群,加快形成项目集聚发展新格局,形成实实在在的投资量,真正使实体经济发展落到实处。三是不断提升第三产业档次。加快贵州金融城(一期)、中央商务区等23个项目的建设进度,并筹办组织好各类会展在观山湖区顺利举办,推进会展金融要素加速聚集;加快大唐东源财富广场、茅台行政办公中心等总部大楼项目建设进度,推进总部经济要素不断壮大;加快石林动漫产业园项目、华润多彩城、环观山湖、百花湖公路建设,推进文化体育要素实现新突破;加快西南国际商贸城、美的物流中心(一期)、苏宁物流基地(一期)等项目竣工达产,推进商贸物流要素取得实质性进展。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07亿元,占贵阳市GDP总量的5.1%。2013年,财政总收入51.03亿元,同比增长33.0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0.09亿元,同比增长8.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400亿元,同比增长16.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值位居贵阳市区县****,一二三产比重为1.9:36.6:61.5,生态工业正在兴起。
 
\
  2013年7月2日,联合国人居署驻华代表暨中国区项目主任张振山(右三)一行考察指导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工作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和风险防范,大气环境持续保持优良,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污染得到初步治理,固体废物资源化和安全处置水平稳步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率明显提升。一是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环城林带建设、绿色通道建设等工程,通过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低效林改造等举措,确保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二是实施观山湖湿地公园改造提升,启动红枫湖—百花湖湿地公园建设。三是着力推进百花湖饮用水源保护区村寨搬迁工作,为市民的饮水安全提供良好保障。四是按照“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三项重点、实现一个目标”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反岭山废弃煤矿生态治理工程、大关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麦西河综合整治工程、阳关堰塘排污管网工程,各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改善生态环境。五是开展空气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系列措施,2014年以来,观山湖区空气质量(AQI)优良率达85.44%,环境监测已达到贵阳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六是全力推进低碳发展,推广绿色建筑理念,提升建筑节能水平;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引导市民采用“步行+公交”或“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以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全面实行政府机关绿色产品和节能产品采购制度,建立健全环保产品使用补贴机制,倡导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优先使用节能绿色照明替代产品,鼓励城乡居民家庭使用绿色照明产品。
 
\
  2013年8月5日至11日,观山湖区与厦门大学举办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班在厦门大学开班

  生态人居幸福和谐。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居民生活幸福安康,基本形成低碳宜居的山水花园城市形象。一是科学规划城乡发展,严格依照《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贵阳特色”的要求,坚持规划引导、高标准建设,优化程序空间布局,合理定位功能分区,突出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风格。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贵广快速铁路、沪昆高速、“三环十六射”等国家、省、市重点路网,建设立体交通体系,打造“交通枢纽”之城。三是加快市政设施建设,金百污水处理厂及辖区配套排污管网,小箐污水处理厂、百花生态新城环湖截污沟、马路河截污沟等管网建设全面启动,垃圾转运站和收运系统建设不断健全,城市绿化率已达44.5%,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四是是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高,认真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大力发展普惠性、公益性幼儿园,不断夯实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五是提高城市化管理水平,改扩建数字城管(一期)工程,安装摄像头453个,基本实现建成区全覆盖。

  生态文化独具特色。在继承发扬观山湖区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基本形成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通过深入广泛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高,初步形成绿色消费、节能办公和低碳出行的社会生活新风尚。一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依托贵阳奥体中心、观山湖公园、国际山地自行车基地等场地,成功举办中超足球联赛、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和观山湖公园春节灯会庙市等活动;十二滩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九龙山全国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金华采空区户外运动基地、西部贵阳动漫生态园、百花“大明城堡”、九龙山“文化圣地”、东林禅寺等旅游文化项目全面推进,区域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生态旅游发展取得成效。二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将生态文明宣传纳入全区重点宣传工作,并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大力拓宽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在金阳大道、林城东路、长岭北路、北京西路等主要路段和节点的公交站台、高杆广告设置了关于生态文明的公益宣传广告。在八匹马、环高出口处也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播放。通过这些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参与意识。

  生态社会全面发展。纵深推进城市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力度,加强新型社区构建,提升居民幸福感。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生活环境。注重提升全区人民幸福指数,全面构建城乡和谐共发展的生态社会。一是建设温馨家园,依托公园、广场、道路、湿地、湖泊,实施绿化美化工程,不断扩大绿地空间,美化社区环境;全力打造绿色社区,2013年完成碧海、世纪城、新世界、金华园、逸景5个社区的绿色社区创建工作,2014年确保会展社区创建成功。二是建设美丽乡村。以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和房屋立面改造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计划在百花湖乡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工作,共计划建14个“美丽乡村”示范点;2013年已完成的三堡村九里箐、石操村苗寨组、三屯村中十组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其中石操村成功创建为全国美丽乡村试点,九里箐文化大院列为观山湖区党员活动中心。三是提升幸福指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实践活动,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率不断提高;加强生态文明医院建设,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提升我区居民就业率。

  生态制度日臻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基本确立,政府绿色决策水平明显提高,生态文明相关制度基本完善,企业的环保行政措施和环境监管制度基本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基本建立,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机构,区委、区政府将环境保护、林业、农业、水利、扶贫办等部门整体合并,组建了区生态文明建设局,作为区政府的工作部门,负责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了更为有力的统筹实施机构。二是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确保责任考核落实到位。形成了目标层层明确、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圆满闭幕 [→]钟南山健身配方曝光,老当益壮真偶像真挚建议!

版      权:  20102035  科学健康网版权所有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地       址: 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德福中心A5栋19楼

电       话: 0851-8485223217784190245

    E-mail:  cn8228@163.com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2633号     黔ICP备20220073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