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健康网

www.kxjk.top 


科学健康网 健康天下人

 



  新闻分类
  联系我们

科学健康网  版权所有 

址: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德福中心A5栋19楼

电话:0851-84852232 

邮箱:cn8228@163.com  

 

  友情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民网健康新华网健康多彩贵州网央视融媒网川渝网贵州省人大搜狐网新浪网凤凰网网易腾讯贵州省政协贵州省科协淘宝网优酷视频
  新闻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新闻中心

对“乌蒙茶海、生态民主”建设的思考

2014/6/23 20:04:21

信息内容

“乌蒙茶海、生态民主”建设的思考

        

                        民主镇党委副书记:司  建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乌蒙茶海、生态民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金彩盘县、多彩贵州、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乌蒙茶海、生态民主”创建工作情况

民主镇地处盘县南部,海拔1300至2300米,年平均气温13.6℃,年均雨量1515毫米,无霜期253天,属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早,秋寒迟,无霜期长”的特殊小气候。现有林地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7.8%。由于石灰岩长期受流水侵蚀,地型复杂,峰谷相间,升降剧烈,形成天然旅游风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省委、省政府对建设“生态贵州、美丽贵州”和县委、县政府建设“金彩盘县”的战略部署20134月,民主镇启动“乌蒙茶海、生态民主”创建工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明显。

(一)产业结构调整提速发展动力增

经过几年的摸索,民主镇审时度势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照“山顶油茶、山腰茶叶、平地烤烟、石山刺梨、茶药套种”的产业发展方向,在不同海拔,不同区域种植烤烟、茶叶、马铃薯、油茶、刺梨、中药材等农业产物,按照“因地制宜、规模发展”的思路发展特色产业,逐渐形成了以茶叶、烤烟、酒用红高粱为“三主”、以中药材、刺梨、黑山羊为“三辅”的绿色支柱产业发展格局。预计到2015年将突破40000亩,形成了民主独有的“乌蒙茶海”。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基地、做响品牌、做活市场,完善农业产业产、供、销体系为目标,使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起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生态、健康的理念来“包装”茶产品,做大做强“高原生态富硒”品牌,全方位促进农民增收,把现代化农业与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与品牌农业相结合,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由“生态民主”到“美丽民主”的蜕变。

(二)宣传推介成效明显,对外形象提升

为抓住发展机遇,整合各类资源,讲好民主故事,发出民主声音 凝聚民主能量,塑造民主形象。在县委宣传部、信息中心和文联的大力支持下,民主镇策划并主办以“乌蒙茶海,生态民主”为主题,以“出版一本民主文集、建设一个政府网站、开展一次媒体采访、制作一个推介光碟、举办一次专家讲座、筹办一个招商洽谈会、出版一本宣传画册、写一首民主镇歌”主要内容的“七加一”系列推介活动

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推介,让新闻媒体朋友和盘县的文艺家见证了民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见证了民主贯彻实施“两加一推、三化同步”战略的喜人成绩;见证了民主镇众志成城打造的“乌蒙茶海、生态民主”信心和决心。

通过“多方位、多途径”的宣传推介宣传民主、推介民主、展示民主,有力彰显了民主镇在特色产业,城镇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起得的成就提升了民主知晓度扩大了民主影响力,凝聚了民主正能量,塑造了民主新形象增强了民主人民群众小康建设的自信心,为宣传民主镇的经济发展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主镇正以兴高速公路兴建和212省道提等改造破解发展瓶颈;以全新的社会管理方式营造良好的开发环境;以无限的商机彰显投资的潜力;以风能、茶叶、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助推发展速度;以独特的自然优势壮大支柱产业,迎四海宾客到民主镇旅游观光、喝茗茶,品酒香。

二、“乌蒙茶海、生态民主”创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创建工作动力不足

创建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长期的工作,任务相当艰巨,成效短期内难凸

(二)资金整合力度不大

生态乡镇创建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巨大,根据当前民主镇的经济实力,无法全面启动各行政村的生态建设,在整合资金中,民主镇领导班子“敢想敢干敢担当求实求新求突破思维是到位的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各种专项资金整合力度不大,生态创建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发展后劲

民主镇农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尽管通过土地流转培养出了一批茶叶大户,但是,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规模化处在起步阶段农业科技含量偏低。农业增收主要依靠大量施用化肥,有机肥使用极少;病虫害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要手段,较少采用综合防治措施。特色农业不突出。茶叶、中药材、刺梨、油茶等特色农业发展上有所突破,但“一乡一”、“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尚未形成。

三、对“乌蒙茶海、生态民主”创建工作思考

“乌蒙茶海、生态民主”创建工作,必须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和县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和市、县关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3155”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紧扣“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这条主线,强化高原情、盘州情”品牌为主线,拓展茶叶基地规模,提升茶叶品质,逐步形成“公司+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全力争取市、县支持,将民主列入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范畴,着力打造具有民主特色的“乌蒙茶海”,成为盘县产业发展重镇,努力打造成为贵州优质绿茶生产区

(一)压力与激励并举,凝聚发展正能量

探索建立生态建设奖励和激励机制,教育引导群众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推进“改一建一整治” (改:改厕、改圈、改池、改路、改水,一建:建沼气池,一整治:整治卫生环境)和“建”(建特色产业基地、建通村油路、建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垃圾回收点)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引进社会资本对镇区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稳步实施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五化”工程,加速农贸市场、停车场、休闲文化广场建设,提升镇品位。

(二)加强舆论宣传,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创建“乌蒙茶海、生态民主”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和基础性的复合系统工程,创建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态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对群众的教育、学习、培训力度,使群众明白创建生态民主”不仅仅是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而且还是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收入、加快经济发展的好路子,从而激发全体农民的创建热情。同时,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宣传,普及生态知识,使生态理念渗透社会各个层面,引导公众养成绿色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

民主镇要打造生态之镇,就必须拓宽生态文化宣传渠道,丰富生态文明展示形式,以多样性的生态文化为载体,步形成生态文化建设体系。一是要引进生物质能源技术、生物农药肥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等,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二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引导农户增施有机肥,减少化学肥料施用。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是推广“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建设沼气综合利用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和污水排放达标率。四是按照市场化经营理念,推进生态茶业发展,打造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把现代农业与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品牌农业相结合,大力发展一、三产业,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推进农业生态化、标准化、精品化、产业化“四化”建设,打好“名、优、新、高”四张牌,努力打造“原生态”品牌,并在“培育品牌、打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上下功夫,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加快推进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培植农业种植(养殖)大户,大力推行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农业综合开发能力。二是走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优质农业和高效农业发展路子,形成科技促品质,品质促品牌、品牌促规模、规模促效益的农业经济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立规模化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推进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业发展。三是加快发展农业中介组织,全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组织,使之成为农民联系龙头企业、联系市场的重要纽带,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扶持和培植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同时,挖掘、开发、包装一批新的养生、休闲、观光项目,并建立旅游项目储备库,为招商引资提供素材。

(五)以保护生态为核心构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

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贵州、美丽贵州”的机遇,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认真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国家公益林、地方公益林保护等工作力度,加大林政执法力度,严惩乱开乱挖、毁林采矿等违法行为,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

同时,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思路,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把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发动和引导群众探索符合本土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路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形成合力,加快创建步伐,通过创建“乌蒙茶海、生态民主”达到提升民主生态环境、经济总量、旅游品牌整体水平之目的。

(六)拓宽融资渠道,整合资金,保障创建资金投入

 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目前绝大多数的乡镇财力有限,仅仅依靠基层政府投入难以将创建工作引向深入,取得实效一要拓宽资金整合使用的思维,整合各项资金使用渠道,统筹安排,发挥专项工程在生态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力度等政策,抓好项目的包装、整合、上报工作,想方设法将上级配套资金集中整合到创建重点工程上,缓解资金压力。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制订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创建项目的投入,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制,努力争取各项资金投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七)强化宣传推介,提升“乌蒙茶海、生态民主”知名度 

民主镇与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妥乐古银杏风景区、七指峰森林公园毗邻212省道和在建盘兴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越而过,区位优势明显。但由于投入不足、宣传不够,不仅在六盘水排不上号,就是在盘县也逐步被边缘化

加大投入、宣传推介、提升品位已迫在眉睫。加强与省内外媒体的沟通与对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突出“乌蒙茶海、生态民主”主题,形成鲜明的品牌形象,准确定位民主,找准独特卖点,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充分利用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进行立体式、全方位宣传推介提升民主知名度为“美丽中国、多彩贵州、金彩盘县”作贡献。

(八)强力推进茶叶产业园区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随着省委四次全会、市委六五次全会、县委九四次全会的召开和市、县关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3155”工程的实施意见的相继出台,“乌蒙茶海、生态民主”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根据《中共盘县委员会盘县人民政府关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3155”工程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到2018年,民主镇将增加茶叶种植45000亩,核桃8533亩,油茶7000亩,刺梨10000亩,猕猴桃1500亩。

规划建设民主现代茶产业园区,将企业、合作社和分散农户进行有机的、紧密的整合,借助“乌蒙茶海、生态民主”品牌的塑造与自身品牌营销的拓展,打造盘县茶叶产业发展升级版能有效促进盘县茶叶生产的“种植、加工、质量、包装、价格、宣传等“六统一”,解决盘县茶叶产业技术和市场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问题,进一步规范茶叶生产经营,提高茶叶产品质量,育拉长茶叶产业链条,增加茶叶生产附加值,是加快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步伐,促进盘县茶业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盘县茶产业品牌,增强基地辐射示范带动能力的重要途径。

同时,建设现代茶产业园区能促进茶产业与休闲、观光、旅游等其他产业的相互拉动,形成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产业链,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四次全会、市委六五次全会、县委九四次全会对生态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我们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有各部门的鼎力帮助,只要我们牢固树立生态是“底线”、也是“红线”的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资源管理、环境管理、生态管理的视角更加开放的姿态、海纳百川的襟怀和会当绝凌的气势,强力推进以“天蓝、地绿、水清、气净、人和”主要内容的“乌蒙茶海、生态民主”创建工作就能将民主打造成为一方人居的乐土,一个绿色的家园,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色城镇

“高人韵士未涉足,无尘净土在我家”,将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


[←]暂无内容 [→]书写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疫”篇章

版      权:  20102035  科学健康网版权所有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地       址: 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德福中心A5栋19楼

电       话: 0851-8485223217784190245

    E-mail:  cn8228@163.com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2633号     黔ICP备20220073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