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海•休闲湄潭” 品茗茶乡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 李鹏举 文\图
素有云贵高原“小江南”和黔北“小花溪”之称的湄潭县,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乡” 、“贵州茶产业****县”。一条清澈甘冽、碧波荡漾的湄江河由北至南贯通全境,时值 5月之交,湄江河更是垂柳含烟,翠绿迷人。湄潭县迎来了“中国茶海•休闲湄潭” 品茗茶乡的盛世活动。记者与120余名嘉宾共同见证了此次活动从启动仪式、拍卖会、参观茶园和新农村建设,以及茶企座谈会的经过。
此次活动由遵义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中共湄潭县委统战部、湄潭县工商联、湄潭县茶叶局、湄潭县旅游局、湄潭县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贵州湄窖酒业公司、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遵义茯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茗茶公司、贵州茅贡米业有限公司、遵义四品均茶叶茶业有限公司、贵州盛兴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陆圣康源有限公司、怡壶春茶叶有限公司10家企业联合承办。另外,主办方还邀请到了农业部茶叶质量检验检视中心主任刘新,贵州省政府研究室旅游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贵州省科学与健康协会执行会长肖进源,重庆市工商联副主席张明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章迪诚,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蒋天才等人。据贵州省茶叶流通商会副会长肖程介绍,他们此次共组织了30余名会员参加活动,发挥了该商会桥梁与纽带的重要作用。

图为“中国茶海·休闲湄潭” 品茗茶乡活动现场
启动仪式:“湄潭翠芽”公用品牌价值为7.69亿
4月28日上午,清风和煦,阳光灿烂,启动仪式如期举行。先是由湄潭县常务副县长陈佐明向来宾致辞,湄潭县委书记田刚作了讲话,遵义市市委统战部部长陈梓泽宣布“中国茶海·休闲湄潭” 品茗茶乡活动启动。接下来,由中国农业部茶叶质量检验检试中心主任刘新宣读了“湄潭翠芽”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湄潭翠芽”公用品牌价值为7.69亿元人民币。
据悉,全国各地主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工作由农业部信息中心举办,中国品牌农业网、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联合完成并公布了“2009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名单,“湄潭翠芽”茶公用品牌价值7.69亿元人民币。据了解,农产品公用品牌价值的评估旨在为一线品牌建设提供品牌建设的科学方向,引导科学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了解品牌建设的多层次目标,有效利用品牌价值。一个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的诞生和成长不仅展现了一个区域经济的不可估量的投资潜力,更改善了一个区域农户相对贫穷、落后的生活状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崛起和壮大,正在为中国农业的发展、中国农村的现代化、中国农民的脱贫致富提供具有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区域提振力。 此次品牌价值评估借鉴国际通行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结合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特征开发专用评估模型,从品牌效益、品牌强度、品牌忠诚度、品牌文化、品牌美誉度和资源优势等多角度入手,设置了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分配,采取对品牌持有方调查、市场调查、网络调查、专家评估等多种方法手段,首次较精准地评估了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成就,对推动和创建农产品品牌、发挥区域产品优势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另外,在当日举行的十佳制茶能手比赛活动中,来自贵州省茗茶公司的选手张财英荣获一等奖。
拍卖会:275克湄潭翠芽28.6万元、遵义红18.8万元

图为拍卖会现场
此次活动的“湄潭翠芽”、“遵义红”专场拍卖会上,净含量同为275克的包装十分精致、雅观的“湄潭翠芽”、“遵义红”,一经展现即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经过激烈的竞价,“湄潭翠芽”从8.6万元开始起价,最终以28.6万元人民币被贵州金利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郑代中拍走。郑代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参加此次竞拍,主要就是他本人看好“湄潭翠芽”这一茶叶品牌,能够28次获得******金奖的产品,本身就很难的。原来,郑先生之前就喜欢喝绿茶,也喝过“湄潭翠芽”,但这次通过介绍,对“湄潭翠芽”有了更深的了解,得知湄潭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环境都比较适合种茶,而且郑先生平时还爱好收藏,对于“湄潭翠芽”的“翠”和“芽”,他理解为绿到极致就是翠,而“芽”即是“新芽”、“芽尖”、“嫩芽”,“翠芽”即是一种珍贵、珍奇的难得的珍宝,因此具有收藏价值。再就是属于他个人的一种需求,他说,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且对于某一种所喜爱的物质,个人也有各方面的需求,不在这儿多说。最后就是,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湄潭翠芽”给了他一种新的震撼,作为一名贵州人,这是他对“湄潭翠芽”的一种肯定和支持,也是他对整个贵州茶叶的肯定和鼓励。他甚至希望能为贵州茶叶的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
另外一款由贵州盛兴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遵义红”,起价3.6万元,通过竞价,最终则以18.8万元人民币成交。

图为拍卖品“湄潭翠芽”和“遵义红”的展示
据了解,“湄潭翠芽”是湄潭全力打造的公用品牌,并成功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它是贵州扁形名优绿茶的典型代表,产品外形扁平光滑嫩绿或黄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甘爽,香气纯正持久,叶底嫩绿鲜活。先后28次获******金奖,在2009年“贵州十大名茶”评比中总评分名列****名。“遵义红”红茶则是由湄潭盛兴茶业公司新开发的产品,该公司根据湄潭黔湄系列茶树品种的特性,将“湄红”加工工艺与福建政和工夫红茶、坦洋工夫红茶、祁门红茶的加工工艺相结合,并用以“红色遵义”独特的地域特性作为商品名称,生产出该“遵义红”这款高品质红茶。该红茶在2009“贵州十大名茶”评比中,以优良的茶叶品质、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地理属性等强劲优势荣获“评审委员会特别奖”。
参观遵义绿色食品工业园区:5茶企各具特色
“中国茶海·休闲湄潭” 品茗茶乡活动之一就是参观遵义绿色食品工业园区。记者随众嘉宾依次参观了各具特色的5家茶企。
在遵义陆圣康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下车,解说人员就兴致勃勃地用话筒想大家介绍:“陆圣康源公司主要是用绿茶作为原料,生产对人体健康特别有益的茶多酚等产品……”。大家随后参观了该公司的整个生产流程、车间设备等等。据了解,该公司充分利用遵义丰富的茶叶资源,采用江南大学“连续逆流浸提、膜分离、反渗透、超临界、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高速离心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技术和装备,共同研究和开发富含多种有益人体健康元素的纯天然茶多酚。绿茶提取物为该公司的主导产品,产品规格齐全,主要有:茶多酚、茶氨酸、速溶茶粉、茶多糖等系列产品。
来到贵州南方嘉木食品有限公司,解说人员一下车就说:“这家公司也是用绿茶作为原料,主要是生产茶叶籽油……”。据了解,该公司是贵州省农产品加工试点示范企业,是贵州省内****专门从事茶叶籽综合开发利用的茶业深加工企业,拥有年产3000吨茶叶籽油生产线一条。现主要产品有;茶叶籽油、“米、茶、油”三件套、茶粕等,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
在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的解说员一边带领大家参观,一边介绍了整个工序,其先进的设备引得大家争相拍摄。据了解,该公司与浙江大学、贵州省茶科所等科研院所及省、地、县各级农业技术管理部门建立了技术依托与指导联系,年产300吨名优茶生产线在引进微波杀青、远红外提香等专利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电热与微波组合杀青新工艺”等七项专利技术,通过了QS认证、HACCP认证、ISO9001认证、有机茶加工认证,设备技术先进,名优茶生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最为特殊的是在贵州天泰茶业公司,大家正在纳闷为何没看到一个人在加工,带队解说人员发话了:这家公司是以深加工夏秋茶为主,产品主要是出口到非洲国家。据了解,该公司以贵州丰富、优质的茶叶资源为平台,实施茶园管理—初制加工—精制加工—深加工—包装出口一体化的企业发展战略。该公司生产的珠茶、眉茶、高端袋泡茶以出口为主。珠茶和眉茶主要销往西非、北非和南亚国家,高端袋泡茶主要销往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
让大家停留得最长的要数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庄严、气派的布局让大家惊叹不已,顺着红色地毯来到展示厅,该公司总经理谭书德亲自带领大家参观并讲解了栗香集团军的组建过程,在展厅的中间位置,精致、雅观的高端产品贵州印象茶(其外形包装酷似一台小巧的手提电脑),引得众人赞不绝口。接下来,大家还品尝到了该公司特制的栗香办公茶,其特点是在传承沸水冲炮品饮的同时还具有可冷水冲炮的特点。据介绍,该款茶3分钟即见茶色,而5分钟就出茶味。冷水泡茶,其栗香茶味犹存,独具特色,堪称一绝。随即到了最后一绝:品味热茶,赠送茶杯。在一处能代表栗香茶文化,甚至能代表贵州茶文化的可以容纳近百人的品茶区,让众人耳目一新,记者只顾一边拍摄,早忘了品茶,在进入品茶区右面靠墙的地方,一架古色古香的古筝将品茶人带入了一种更高的境界。 “栗香茶味香透人,栗香文化更诱人……”。
据了解,栗香茶业集团军建军于2001年4月,是一家集茶园基地建设和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良种茶苗繁育为一体的茶叶专营公司,集团军现有流河渡、马山、复兴、洗马等茶园基地,主要生产湄潭翠芽、湄潭毛峰、栗香茶、大宗茶等。茶园总面积22618亩,至2007年已有14084亩茶园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有机茶认证。
参观新农村建设:天下****茶叶专业村

位于核桃坝村的四品君茶业有限公司
在位于核桃坝村的四品君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杰带领记者参观了现代化建设的办公区域。据介绍,核桃坝村老支书、四品君茶业公司创始人何殿伦老茶人,曾受到过国家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亲切接见,2004年当选为中国茶叶十大风云人物,2005年国际名人中心授予“世界杰出人士”。 核桃坝村的新农村建设尤为突出。核桃坝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组807户3347人,全村共有党员69人。2008年经济总产值4600万元,人均纯收入5800元,村集体经济积累30万元。曾先后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贵州省委、省政府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和“小康村”等称号。从上级90年代起,核桃坝村就被誉为“中国西部生态茶叶****村”。核桃坝村因茶致富,因为茶而得名,因此茶在当地也被称作“摇钱树”。目前,全村茶园总面积7100亩,人均超过2亩,户均近9亩。在村民5800元的收入中,仅茶产业一项就占了85%。全村不但解决了村民自身的就业问题,每年还为正安、瓮安和道真等周边县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余人。
据悉,“四品君”茶业公司引资1300万元组建了集茶叶加工、销售、旅游、住宿、饮食为一体的茶海公园,4年来共接待游客10余万人,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如今,核桃坝村80%的农户新建了黔北民居,全村100%的农户饮用上了自来水,100%的农户实施了农电改造,100%的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或移动电话,90%的农户购买了农用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电脑、电冰箱、洗衣机、高中档音响等家用电器普及寻常百姓家。
专家建言:做大做强做响做靓茶产业这个“蛋糕”

图为茶企座谈会现场
活动次日的茶企座谈会上。湄潭县领导杨游明、陈佐明、侯小琴、唐小宇和县直相关部门、相关茶企负责人以及省内相关行业专家、贵阳和重庆工商界相关负责人、部分茶企、茶商代表与会,各抒己见,共谋湄潭茶产业发展大计。
该县领导从湄潭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等方面介绍了茶产业的现状。近年来,湄潭紧紧围绕“生态立县、产业强县、特色兴县、旅游活县”的发展战略,全县上下一致达成了“思路在茶、希望在茶、成败在茶”的共识,并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生态优势、科技优势、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建成了标准化、优质化茶园28.5万亩,并以工业园区为主要阵地,引进加工生产高档绿茶、出口眉茶、优质红茶以及茶多酚、茶籽油等系列产品的涉茶企业,使湄潭茶业的产业链不断得到延伸和拓展,为湄潭茶产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逐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贵州省科学与健康协会执行会长肖进源紧接着做了精彩而又独到的见解,他从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湄潭县独具魅力的几大特点:环境的多样性、景观的独特性、地质结构的差异性、气候的优越性等。他指出:湄潭县在整体规划中,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规划力度,要高起点、大规模、市场化地进行规划,高度重视科学规划、超前规划,并要加强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要和乡村、生态、茶园等旅游结合起来,以目标上的市场化、质量上的高档化、技术上的规范化、实施上的有效化为前提条件。同时,政府在政策上要主导,部门在生态上要主管,在观念上、机制上、思路上有所创新,从而有效保障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另外,湄潭茶业还要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拓展市场,打响品牌,做大做强做响做靓茶产业这个 “蛋糕”。 肖会长高瞻远瞩的建议,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可,迎来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图为肖进源(中)在座谈会上发言
座谈会上,重庆市茶业专业批发市场总经理陈卫东认为,湄潭的自然环境确实是好,但湄潭茶产业的发展,还得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要不断增加湄潭茶叶的知名度,比如加大在重庆茶叶市场的推广力度,接下来,重庆方举办的茶事活动及茶博会,也希望湄潭方能积极参与。贵州省茶叶流通商会副会长肖程也从几个角度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从生产的环节抓起,提升名优茶;二是提升茶叶的高附加值;三是充分利用好电子商务平台,提升茶叶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其他与会人员均做了发言。
湄潭县通过此次品茗茶乡活动,又一次增进了该县茶叶产业与外界的沟通,为推介茶文化和茶叶品牌,引导茶叶消费,拓展该县茶叶市场流通,提升湄潭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文摘自《当代中华》2010年5月号
“缩写稿件”2010年5月11日发表于《贵州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