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健康网

www.kxjk.top 


科学健康网 健康天下人

 



  新闻分类
  联系我们

科学健康网  版权所有 

址: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德福中心A5栋19楼

电话:0851-84852232 

邮箱:cn8228@163.com  

 

  友情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民网健康新华网健康多彩贵州网央视融媒网川渝网贵州省人大搜狐网新浪网凤凰网网易腾讯贵州省政协贵州省科协淘宝网优酷视频
  文化与健康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文化与健康

史学家朱维铮在沪落葬:敢于说真话,勇于坐冷板凳

2014/10/21 9:51:57

信息内容

史学家朱维铮在沪落葬:敢于说真话,勇于坐冷板凳

来源:南方都市报 

朱维铮先生说过多句掷地有声的话,其中“敢于说真话,勇于坐冷板凳”印证了他的一生。

南都讯记者高远 实习生余梦妮

“今天,我们安葬了一个伟大的灵魂,他生前没有任何世俗的光环,他生后也许在很长的时间里会一如平常,但他将长久地影响我们,这有他留赠后人的著作为证。”10月18日,史学家朱维铮先生的落葬仪式及纪录片《大师朱维铮》的首映在上海滨海古园举行,朱维铮的家人、朋友、学生等上百人参加活动。

在给学生上人生的最后一节课上,朱维铮说,“你有乱说的自由,我就有纠正你的自由。如果你讲到历史,如果你乱说,我就要说你乱说,我可不管你是什么人。”2013年3月朱维铮病逝于上海,享年76岁。

亲人、学生、朋友墓前追忆

朱维铮,1936年出生,江苏无锡人,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前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专门史博士生导师。他被视为中国当代史学界的一面旗帜,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中国经学史、中国史学史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曾主持编辑《中国文化》研究集刊、《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丛书》等。著作有《走出中世纪》初、二集、《音调未定的传统》、《壶里春秋》、《中国经学史十讲》等,编注有明清学术史原典数十种。

追思会上,朱维铮之子朱丹霆回忆说,1971年春节刚过,父亲因莫须有的“五一六分子”罪名被关押在上海造反派“文攻武卫”指挥部的地下室。当时只有一个小条窗,要是苏州河稍微涨点水,水就会灌进来。有一天,他在里面已经被关了很长时间,潮涨潮落,人来人往,突然发现我母亲站在那里。

朱丹霆说,父亲当时和他说到这时已经落泪,因为他忽然想到,自己的这种经历再也不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出现,不能在自己家人的身上出现。“我想这也是他日后那么坚持追寻真相、追寻真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朱维铮的学生、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杨志刚教授在追思会上则回忆了朱老师令他感触最深并最痛楚的两句话。“一个是敢于说真话,第二是勇于坐冷板凳。”杨志刚说,其实这两句话是连在一起的。他为什么敢于说真话,因为他有坐冷板凳的功底,能够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话,也因此他有底蕴来说真话。

此外,他还说到,从朱老师那里,他会记住一句话,“我们要有自己的一个脑袋,要有独立的思考。”而作为一个历史学者,要实事求是地从历史的本身去说明历史。

朱维铮文库已整理完毕

“作为电视工作者,我长久以来一直深深感谢朱维铮先生。电视是需要帮助的,很多人骂电视没有文化,朱先生却身体力行地言传身教,对我们耳提面命,帮助我们让电视有点文化。”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大师》栏目总导演王韧说,自2005年《大师》开始,几乎每部片子都得到朱先生的指导。甚至栏目的****个镜头就是在朱先生家中拍摄的。“做这个节目他经常要求我们改变头脑中固有的错误的观念。”王韧表示,以朱先生的高深学问,来指导、指教、哺育中国弱智电视,这是何等的功德?我们敬爱的朱先生成为《大师》节目的学术根基和思想源泉,成为我们的人格榜样。

此外,落葬仪式前,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章清教授表示,朱维铮先生的文库目前已经整理完毕。“我们用专门的房间来陈列朱先生的用书,以文库的方式来纪念一位学者,我想这是对一位学者学术生命的****肯定。”其次,朱维铮先生生前很多未刊的遗稿也在陆续发表,其中包括有《中国史学史》、《中国经学史》等论著。

此外,就是朱先生以往的文字也在跟出版社沟通,进行重新编辑精校,其中包括《朱先生论孔子与历史人物》,还有《朱维铮精选集》等一些文稿都将陆续出版。

[←]环球时报:赵本山激动得睡不着,这就对了!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寄语鼓舞人心 文艺当显正能量

版      权:  20102035  科学健康网版权所有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地       址: 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德福中心A5栋19楼

电       话: 0851-8485223217784190245

    E-mail:  cn8228@163.com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2633号     黔ICP备20220073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