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健康网

www.kxjk.top


科学健康网 健康天下人

 



中神数奇与爱新觉罗·银龙签约 共创“皇家艺术+现代产业”新范式 “爱心无限·快乐奉献”让爱走进校园大型公益活动开幕 周口港荣(江陵)煤炭集散中心开业 现场签约70亿

 

  新闻分类
  联系我们

科学健康网  版权所有 

址: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德福中心A5栋19楼

电话:0851-84852232 

邮箱:cn8228@163.com  

 

  友情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民网健康新华网健康多彩贵州网央视融媒网川渝网贵州省人大搜狐网新浪网凤凰网网易腾讯贵州省政协贵州省科协淘宝网优酷视频
  新闻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新闻中心

英媒:若再滥用抗生素 2050年超级细菌"每3秒杀1人"

2016/6/5 9:41:47

信息内容

英媒:若再滥用抗生素 2050年超级细菌"每3秒杀1人"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科研界开发新抗生素的速度落后,加上人类浪费了太多现存的抗生素,是问题根源。

参考消息网5月20日报道 英媒称,英国一份权威研究报告指出,要是世界各国不就抗生素滥用等问题紧急采取行动,到2050年,所谓的超级病菌将每三秒中导致一名病人死亡。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5月19日报道,这份由“金砖四国”之父,英国财政部商务政务次官奥尼尔勋爵牵头撰写的报告提出了具体计划,防止世界医药“倒退回黑暗时代”。

报告还呼吁要在抗生素用药方面发起一场“革命”,针对其利害展开大规模的群众教育活动。

英国政府与慈善组织惠康基金会在2014年中发起了“抗生素耐药性评估”并委任奥尼尔勋爵为评估委员会主席。自调查发起以来,全球有超过100万人死于抗药性强的超级细菌感染。

科研界开发新抗生素的速度落后,加上人类浪费了太多现存的抗生素,是问题根源。

更大的问题是,医生们近年发现了能排斥****抗生素——克利斯汀——的细菌。一些科学家警告,世界已经在“后抗生素时代”的边缘徘徊。

奥尼尔勋爵团队的报告指出,按照目前趋势,到2050年,全球每年将有1000万人死于抗药性感染;到二十一世纪中,抗药性感染将对全球经济造成100万亿美元(654万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报告认为可以通过轻微削减政府医疗开支、向不投资抗生素研发的药企额外征税等方式来为上述行动融资,而采取这些行动的经济诱因“早已明确”。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医疗卫生编辑指出,要是滥用抗生素造成的病菌抗药问题继续恶化,医生们就会失去他们最有力的工具。

他说,在“没有抗生素的明天”,手指头的小小刀伤可能换来生死搏斗;简单的割阑尾手术会变得凶险无比;分娩会再次变成孕妇的致命之举,病人和伤者只能依赖运气而非医药。

民间组织无国界医生的顾问布里格登医生认为,虽然这份报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其建议仍远不足够。无论是在尼日尔照顾新生儿还是在约旦照顾战乱伤者,抗药细菌都对他们的工作带来严重威胁。

布里格登医生还说,报告并未提出诸如让现有的抗生素和新崛起产品更触手可及,只建议资助购买价格昂贵的新药,而没有提出如何把价格降低的办法。

“超级细菌”是无抗生素可治的耐药细菌。(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南开大学团队合成甘露霉素 助力人类对抗超级细菌

南开大学团队首次化学合成“甘露霉素” 助力人类对抗“超级细菌”

中新社天津3月15日电 (张道正 吴军辉)对抗“超级细菌”,人类将有新武器。中国南开大学15日透露,该校团队历时七年,攻克新型抗生素研发关键难题,首次化学全合成抗耐药菌天然产物“甘露霉素”,为开发有效应对“超级细菌”的新型抗生素药物开辟了道路。

上世纪二十年代,青霉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的“抗生素时代”。统计数据显示,人类平均寿命因使用抗生素而延长了15-20年。然而,由于传统抗生素的滥用,近年来越来越多具有耐药性的“超级细菌”频频肆虐,人类急需可有效应对的新型抗生素。

据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弓教授介绍,甘露霉素最早发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凭借突出的抗耐药菌活性,成为各国科学家争相研究的“明星分子”,全球众多课题组也纷纷聚焦于此。然而,由于甘露霉素具有高度复杂的糖肽结构,其关键的化学全合成一直未能实现,受制于这个瓶颈问题相关药物的开发也难以大步前进。

经过七年的不断探索,陈弓带领科研团队运用了金催化的俞氏糖苷化反应高效构建了带有N-甘露糖的N-Man-D-βhEnd片段,最后实现了甘露霉素α和β的首次高效全合成。

此次的全合成成果将为日后类似复杂糖肽天然产物的合成提供重要的策略指导。陈弓教授说,“更为重要的是,这项合成工作也为基于甘露霉素开发能够克服现有耐药性的新型抗生素药物打下了坚实基础。”

美国化学会旗下全球****化工行业新闻杂志《C&EN》14日对南开团队的这一成果进行了专门报道。(完)

(2016-03-15 13:40:02)

【延伸阅读】中国人体内发现“超级细菌”基因 对抗生素耐药性强

参考消息网11月20日报道 英媒称,研究人员11月18日说,在从中国人和猪体内采集的细菌(包括具有传染性的细菌样本)中,发现了一种能对****抗生素产生强耐药性的新基因。

路透社11月18日报道称,科学家称这一发现“令人担忧”,并呼吁紧急限制多粘菌素的使用。多粘菌素是一种包含药用粘菌素并在畜牧业中广泛使用的抗生素。英国伯明翰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劳拉·皮多克说:“所有多粘菌素的使用都必须尽快降至最低限度,并停止一切不必要的使用。”

以中国华南农业大学的刘华(音)为首的研究人员,在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在质粒上发现了这种名为mcr-1的基因。质粒是容易被复制并在不同细菌间转移的可移动DNA。

他们说,这说明该基因具有在细菌种群间传播和变化的“令人担忧的潜力”。

这个研究团队已发现了mcr-1基因在常见细菌之间转移的证据,比如在引发尿道及其他类型感染的大肠杆菌与引发肺炎及其他感染的肺炎克氏杆菌之间转移。

他们说,这说明“从多耐药性向泛耐药性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虽然目前仅限于中国,但mcr-1很可能像其他耐药性基因一样……传播到全世界。”

日益传播的mcr-1耐药性基因被发现,令人想起2010年另一种所谓“超级细菌”基因NDM-1被发现的新闻。那种基因出现在印度,很快传播至全世界。

皮多克等人说,现在有必要建立全球mcr-1耐药性基因监控体系,努力阻止耐多粘菌素细菌的传播。

中国是全世界****的农用和兽用粘菌素生产国和使用国之一。在中国进行的研究中,从2011年到2014年,研究人员从4个省份的屠宰猪体内以及广州市30个露天市场和27个超市销售的猪肉和鸡肉中采集了细菌样本。他们还对广东和浙江两家医院的感染患者体内细菌进行了分析。

他们发现,从动物和生肉中采集的大肠杆菌样本内存在mcr-1基因的比例很高。他们还说,令人担忧的是,阳性样本的比例逐年升高,而且在1322名住院患者的16份大肠杆菌和肺炎克氏杆菌样本中也发现了mcr-1基因。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戴维·佩特森和帕特里克·哈里斯在《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说,粘菌素在农业中的使用、屠宰动物体内的粘菌素耐药性、食物中的粘菌素耐药性、人体内的粘菌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链现在已经完整。

他们说:“使这些环节脱钩的少数解决办法之一是限制或停止粘菌素在农业中的使用。否则就会引发大规模的公共卫生问题。”

资料图:基因双螺旋结构CG模型图。(图片源于网络)

(2015-11-20 10:42:00)

[←]潘基文哀悼拳王阿里:他为平等与和平而战 [→]56天30余次互动,习近平这样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

版      权:  20102035  科学健康网版权所有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地       址: 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德福中心A5栋19楼

电       话: 0851-8485223217784190245

    E-mail:  cn8228@163.com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2633号     黔ICP备20220073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