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25年成果丰硕
文丨图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鹏举
来源:当代先锋网

座谈会现场。
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25周年工作座谈会日前在兴义市隆重举行,旨在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及社会各界力量,加快推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副主席、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联合推动组组长何丕洁,全国人大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张少琴,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民建贵州省委主委武鸿麟等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回顾总结了试验区成立25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就新一轮试验区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研究部署,并举行了试验区山地旅游扶贫框架协议签字仪式。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科技部、国家民委、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有关部委,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联合推动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1990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科委、国家民委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共同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联合推动黔西南州成立“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赋予试验区探索岩溶山区振兴地方经济之路的重任,由此拉开了统一战线参与支持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建设的序幕。25年来,统一战线各参与单位、国家有关部委和贵州省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多党合作、智力扶贫”主题,充分发挥智力、人才、参政议政平台和项目、资金、政策等优势,促成一个个“造血式”科技扶贫项目在黔西南州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探索出了科技扶贫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统计数据显示,25年间,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联合推动组先后投入资金30多亿元,在黔西南州实施了百万亩旱地粮食丰产示范、50万亩优质烤烟基地、30万亩芭蕉芋丰产工程、50万亩林业高效丰产工程、30万亩金银花基地、草地畜牧业等星火计划和科技扶贫项目共404项,协调引进智力支边项目1329个,加快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程。